后呢?讨论如何?结果如何?”
那位官员回答:
“自然是在驾驭飞梭的过程中讨论的,我们一路向皇宫驶去,间隙中交流心得。
嘿,说实话,掌握了飞梭的确便利,悠然骑行的同时也能处理国事。”
朱元璋咬紧牙关:“别再提飞梭了,说,方案究竟是什么……”
官员一愣,咳了一声:
“还是请李阁老来详述吧,我只是略知一二。”
朱元璋怒斥:“那你适才为何激动?”
接着,朱元璋立下规矩:
“早朝讲正事,只谈正事,不得将‘飞梭’二字牵扯其中。
“朕明白你们都已掌握,无需炫耀,给那些尚未学会的人留些颜面,比如张右都御史!”
此时,都察院的张右都御史站了出来,苍老的他向朱元璋表示:
“陛下,拿老臣举例并不恰当。”
朱元璋笑道:“有何不当?你年事已高,学不会也不失体面。”
督察院右都御史回应:
“不,是因为老臣早已学会了,所以拿老臣打比方并不合适。”
朱元璋:“………………”
他心中暗骂,真见鬼,你们竟然都学会了,真是岂有此理。
朱元璋咬牙切齿,深深吸了一口气。看来这个丢脸的事,只能他自己担下了。
在场的多数官员似乎已熟练掌握了飞梭的驾驭技艺...
这一变故令朱元璋怒火中烧,他下达了铁律,禁止任何提及“飞行车”的言语,以免朝臣们的炫耀之风破坏朝廷威严。
如此,朝廷的讨论才回归正轨,有序进行。
接下来的几日,学习飞行车的执着如同魔法般萦绕在朱元璋和众多官员的心头。
若不尽快掌握这项技艺,他们确实在朝堂上会沦为笑柄。
因此,众人唯有加倍努力修炼。
渐渐地,学会飞行车的官员日益增多。
每日清晨,朱元璋望着众多骑着飞行车赴朝的大臣,内心充满了失落。
随着骑车者的增多,他的心情愈发沉重。
到最后,连用餐时也无法专心,全情投入到飞行车的学习中。
更糟的是,此事已传遍朝野,大部分大臣学会了飞行车,唯独朱元璋尚未领悟。
于是,私下里流传起些许微妙的议论。
面对这些言论,朱元璋不能表露愤怒,只能加倍速成学习飞行车。
然而事与愿违,几天后的一个早晨,宦官宣读,今日上朝的所有官员都将驾驭飞行车前来。
那些因伤缺席一两天的大臣,伤愈后也骑着飞行车归队。
这无疑给了朱元璋沉重一击,如今朝廷上下无人不通飞行车,唯独身为皇帝的他尚未掌握。
这,又能向谁诉说呢?
备受打击的他内心极度失衡,关键是百官都知道他在努力,却未能成功,让他陷入了困境。
一怒之下,朱元璋宣布取消当日早朝,所有政务暂时延后处理。
他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刻苦钻研。这场景连朱允熥看了都觉得不忍直视。
太过固执了,若不迅速帮助朱元璋学会飞行车,恐怕会耽误更多国事。
于是,朱允熥再度出手,耐心教导朱元璋,整整一日倾囊相授。
朱元璋废寝忘食地学习,终于掌握了飞行车的技巧。
他欣喜若狂,当晚兴奋得无法入眠,半夜起身在庭院又骑行了两圈,确认技艺娴熟,无误后,才安心入睡。
天还未破晓,他就激动地醒来。
当文武百官步入朝堂时,大家都在猜测朱元璋今日是否会缺席。
一些大臣互相推诿,责怪他们展示骑车技能刺激了朱元璋。
如今好了,惹得朱元璋连上朝都不想去了。
一番争论过后……
正当官员们的议论渐入高潮,只见大殿门前,身着龙袍的朱元璋自信满满地骑着飞行车,缓缓驶入殿内,引来一片惊叹。
这样的举动,也只有他朱元璋能做得出来。
在奇幻世界中,官员们凝视着朱元璋,他的胡须在魔法微风中轻轻飘扬,掩藏不住那股喜悦的光芒。
于是,官员们明智地回应道:
“恭喜陛下驾驭风行者!”
朱元璋得意地挥手,优雅地停放那辆神秘的飞轮车,放下踏板,轻拍坐垫,满意地宣称:
“这风行者其实并无太多奥秘,先前我被王国的繁务牵绊,仅能在间隙中稍作尝试,只消些许时日,便可驾驭自如。”
众人皆心照不宣,纷纷点头,赞叹朱元璋的神奇技艺。
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掌握风行者的秘密,令人不得不服。
朱元璋在这样的赞誉中,心情愈发愉快。
对于他来说,这是自朱标离世后少有的欢乐时刻。朱标的逝去给他带来了沉重的压
第220章 铁轮兽狂潮2(3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